干净丹霞山

热帖

干净丹霞山

张林生

国庆节将至,游览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的人就多起来了。为了更好应对节日旅游高峰,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学校与丹霞游客接待中心商议,旅游服务班的学生到那里去顶岗实习。我作为带队教师,有幸来到丹霞山,得以较长时间,早晚看到金秋时节的丹霞景观,同时体验游客的心情和感觉。

离节日还有好几天,来丹霞的游客已是天天增长。每天上班,等我们来到游客接待中心大门前,那里已人流如织,摩肩接踵,一拨拨的游客脚步匆匆地往前赶。

进到丹霞景区,乘车经过几个观景平台,那里都早站满了人,就连通往平台的曲折起伏的甬道上也是人头攒动,缓缓往前移动。绕了一大圈,旅游车来到了离景区北门最近的锦绣台,放眼望去人在山上,人山一体,在刚升起的太阳光投射下,整体如一座起伏的山的剪影。人的存在丰富了上的形状,点缀了山的色彩,增加了山的高度,活跃了山的气韵。此时此刻,人与自然是多么和谐。难怪,这么早,就有这么多人登山。不少游客手持相机,找到自认为最好的角度,频频按着快门,不仅拍照丹霞美景,也拍照这人和自然相融的景象。要不是心里牵挂着实习的学生,我也想长时间融入其中。

学生实习,大部分就分派在锦绣台、云海台、七彩仙缘台、七彩红霞台等观景平台,为游客提供必要的服务。作为带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帮着解决一些问题,沟通有关方面关系,学生们一上班,我们就要坐着旅游观光车,穿梭在各观景平台。

和各地来的游客坐在车上,听到最多的是:“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真干净!”听了人们的赞叹,向车窗外看看,再回想一下走过的那些地方,的确,不论是通往各景点的路上,还是途径的一座座彩色的丘陵上,真的是干干净净,见不到一点垃圾甚至杂物。就连从耳边吹过的那风,也是清清爽爽的,令人十分惬意。路边的山谷山沟里不是下雨天,或者雨没下大,就没什么水,也是干爽的。

接近中午,又一拨游人意犹未酣,乘兴到下一个观景平台去,上车时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喜悦、得意,交口赞叹着,称赏着。不少人手里抚弄着相机,显得心满意足,仿佛那里面收藏了不少他想要的东西。一上车,就有一个脖子上挂着相机的年轻女子兴奋地说:“我每年走好多地方,不论国内国外,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是最干净的!”她说着,脖子上挂的相机动着,似乎有点碍事,就不经意地拨一下,仿佛那东西是多余的。也许她来到这里,就是观赏自然景物,把自己完全融进了这大美的自热景观中,根本就没有拍照。“对”,“是呀”,有不少人附和。作为当地人,我听了有点自豪,也抑制不住兴奋,很自然地也加入了讨论:“就是,干干净净,看不到任何垃圾赃物。”

起头赞叹的那个女子再拨一下胸前的相机,说话了。很显然,她并不赞同我的看法。“我说的干净不是这个,但包括这些。我说的干净是干爽,就是纯……不……反正是说不清的那么种感觉,就是爽,说不清,就用干净概括了。所以我每年这个时候都来这里,以后还要来!”又一个游客说话了:“在这里,看到的是自然的真面貌,没有遮蔽,没有衬托……”

说不清,多么美妙的一种感觉!我为刚才的浅薄插话惭愧,实际上我的感觉也是不止没垃圾那么干净,只是心里的感觉还没找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其实,再找下去,也不可能有完美的答案,但这丝毫不影响心底完美的感觉,也不影响对这种感觉的向往。既然这样,那就把这种感觉保留在心底吧。

车子缓缓前行,游人从车窗上看出去,欣赏着外面的天色山景。虽坐在车里,有的人仿佛已和外面的风景融为一体,痴迷陶醉在那层次分明,线条流畅,色彩缤纷的彩色丘陵间,似乎忘记了身边的人车。有的唏嘘,有的赞叹,也有的招呼开车司机“慢点,再开慢点!”似乎多看一眼才能过瘾,似乎要把目光永留这七彩丹霞。接下来是长时间的寂静,但静的环境,并不能消弭内心情感的暗流涌动。

下一个观景平台到了,车子停稳了,人们才依依不舍地从车窗那收回目光,缓慢地起身下车。前面是通向七彩仙缘台的甬路,那路上已经站满了人,观景台上也站满了人,有的伸长脖子眺望眼前的彩色丘陵,有的手搭凉棚,往更远处看去。这一拨游客也陆续汇了进去,一面走,一面还回味着刚才的观感:“如果不是亲自来,谁能相信这是自然形成的,自然的创造力太伟大了!”,“太绝了”,“太美了!”,“真干净!”。原来就在七彩仙缘台上的游客也附和道:“是呀,真是太干净了!”,“没有哪里比这更干净。”看来游览的经历不同,欣赏的角度不同,每个人的兴趣点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便是——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干干净净!当然,这会我对人们说的这干净已经是全新的理解了,远不止是没有垃圾赃物,还包括了这里空气干爽,没有杂树杂草杂花,没有任何限制,没有什么先入为主的引导,也没有各种叫卖声等诱惑或打扰,人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自然美景,甚至和自然美景融为一体,这大体就是人们游赏自然景观的价值追求吧。

这里的清洁卫生当然是很好的,勾连景点的车道,通向观景平台的甬路,各个观景平台,普通的山峰,彩色的丘陵,甚至那些山沟,的确没有垃圾赃物。这得益于开发者们的匠心。张掖丹霞地质公园走的是保护性开发的经营之路,每开发一个新景点,首先要做好保护自然景观的工作。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的山沟里,不下雨的时候没有水,更没有山泉溪流,彩色丘陵上没有植被,这里人们的理念可以说成是“自然之山,就是金山银山”。游客进入景区,在各个观景点观赏,都是坐在旅游车上的,而各个观景平台,都设有很多垃圾收集器。那些设计成蘑菇状的、山石状的、蟾蜍状的垃圾收集器,与自然景观浑然融为一体,仿佛观景平台上的一个个小品,人们看过了大美山景,自然还要欣赏一番这些小品。孩子们对山景似乎没有多大兴趣,但对这些制作奇异的玩意,却充满了好奇,在期间玩乐,新奇之余,自然把一些垃圾扔了进去。

我也到外地游过一些地方,好多都有规定,进入景区不得携带饮料小吃,怕的是垃圾随地乱扔,污染景区,不好清理。可是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没有这样的规定,进入景区可以带上适量的吃的喝的。游客累了、饿了,可以坐在观景平台的休闲凳上吃一点,喝一点,以继续下面的游程。一天我到七彩云海台去查看学生实习情况,就看到有几个外国青年男女,游览累了,坐在休闲凳上吃喝,完了,把空水瓶,食品包装袋轻轻投进那些垃圾收集器,还要弯着腰,近距离在那里看上好久,仿佛那玩意与垃圾无关,而是一个值得赏玩的自然之景。

是的,我说的干净,游客们说的干净,远不止这些,这里的干净是一种总体的感觉。九十月是大西北的金秋时节,在丹霞山,更是天朗气清,气候宜人,褪去了盛夏时节的燥热,又没有凉意。游客中中老年人穿上薄外套,年轻人,有的还穿着半袖短裤,身上自然轻松。空气清爽,没有丝毫的潮湿感。在大西北,秋天天气晴的时候多,阴的时候少,而且即使阴了,很短的时间就晴了。下雨更少,真要下,很快乌云聚集,也就一阵,雨消云散,空气更加清爽。找个地方避会雨,雨住了,享受那沁人心脾的舒爽,倒成了难得的机遇。天晴的时候蓝蓝的,有时飘过几缕或几团白云,显得十分休闲自在,也会感染到游人。

山上很少有植被,尤其是那些彩色丘陵,上面更是没有一草一蒿,就是那种原始的山态,一条一条线条直而分明的不同色彩的带子,有层次的平铺在起伏的丘陵上。那些色彩有人会怀疑是拉着绳子画好,然后绘上去的,可是你一旦到了这里,就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难免陶醉。人们游览自然景观,追寻的就是这种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没了任何干扰,没了任何诱惑,身心融入大自然,游览的感觉自然是干净的。干净的心才能体会到干净的景观。

不留下什么,不带走什么,只保留那干净的感觉。多少人都想这样干干净净地旅行。多希望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干干净净的旅行!

 

地址       甘肃临泽职教中心

 联系人      张林生

电话      15309468621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lyptsls的头像-西北文学网
评论 共1条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