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战友情

       一道威严气派的军营大门,一面高高飘扬在空中的五星红旗,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营房,一个个英姿飒爽坚毅的眼神,一张张意气风发年轻的脸庞。所有这些在它们的身上,都写满了使命与忠诚。
      无论是围墙外丰收在望的庄稼和绿油油的田园,还是刚过完年那十里香飘的万亩桃园,这种意境总能勾起温馨的向往和回忆。
      一日从军,终身难忘。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汇聚在同一个军营,大家身着整齐划一的军装,喊着斗志昂扬的口号,一起训练,共同学习,踢着铿锵有力的正步,迈着坚定的步伐站岗执勤,坚守岗位,努力履行着神圣而光荣的军人使命。在这个军营“大熔炉”里,锻造了我们作风过硬,雷厉风行,教会了我们不忘初心,勇毅坚强,乐于奉献,战友感情亲如兄弟。
     时光荏苒,转眼间离开部队近三十年了,无情的岁月在我的脸上写满了沧桑。然而,正是这样的场景和模样一直萦绕在我的梦里。每当回忆起那个火热的“大熔炉”和纯真的战友情谊,仿佛就是昨日再现,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这种难以言表的军营战友情结,已深深的融进我的骨子里,让人十分怀念和珍惜。
      雁雀门下高低堡子,南北双凤焦家村,八家滩桃花盛开孟家菜园鲜美,这是我们营区驻地大致区域和特色。“王参,下楼吃饭咧”、“小田叔叔、胖子叔叔”,这是我的女儿小时候在军营里丫丫学语中最有趣的经典口语。“四大金刚”是我与几个最好战友之间的代名词。
       追忆军旅生涯,战友之间的感情是非常纯真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恩情深似海。战友情,它超出了一般普通朋友的范畴,感情融入了血液,就是军人的一种深厚感情的表达,是理解和信任,同甘共苦勇奉献,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与我相处融洽的几个战友于98年左右先后离开部队,转业到不同的地方和单位,怀揣着同样的理想追求,虽然角色转变,但永远不变的是初心,退伍不褪色,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以无悔的选择继续在工作岗位上续写忠诚。
       王首长,老家河北人,一名业务参谋,是我的一位老大哥,也是女儿小时候最喜欢的“王参伯伯”。军事技能过硬,精通电脑程序,能文能武,也是老首长的得力干将。在业务和工作上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时常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方法,文秘及电脑方面的技巧离不开他悉心指导。待人接物处事方式方法独特,生活中和战友们没有官兵之分,一视同仁,总是乐呵呵的。在工作和训练之余,我们互相聊家长里短,一起围着营区夜跑,一块观赏桃花、闲趣散步。特别回忆那夏日雨后的营区,在笔直挺拔的杨树林间抓蝉蛹,清洗干净下油锅炸透,一起品味着精细高蛋白美餐,一同享受边吃边聊的那种乐趣。转业后,从军营来到警营,从人民子弟兵到人民警察,像颗螺丝钉一样扎根公安,履行着光荣的职责和使命,坚守岗位在警营默默奉献。
     “四大金刚”是战友们给我们四个人所起的代名词,那时候训练休息时间,战友之间互相开玩笑起“外号”,便是最有趣最幽默的时候,什么“胡芦头”、“打不通”、“咪咪娘”、“何申”、“眼镜”等等笑话,来释放紧张的军事训练气氛,缓解精神压力,逗乐一笑了之。我们几个感情非常深厚,除了正常训练和工作外,战友关系亲密无间,互相鼓励相互支持。无论干什么事情总是一路同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不分彼此。
       那个时候津贴工资水平不高,额外花销也很仔细,尖椒香菜醋溜土豆丝、麻婆豆腐凉拌三丝,就算是我们最奢侈的大餐。顺子较我们几个年长,也是我们的老班长,唯他老家远,河南商丘人,性格豪爽清瘦精干,当年是炊事班的“一把刀”,菜墩上的功夫相当了得,后来被安排训练大队学习汽车驾驶,调到汽车队和小李子一块工作。负责驾驶接送子弟们上学放学的专车。我们三个均为口音相似的本地人,我和大李在业务部门,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
      大李性格比较倔强,可在工作上从不含糊,认真负责,是一个玩“挎子”(也叫军旅边三轮)的高手,这种军用三轮摩托车在他手里那是玩转自如。小李子,外表五大三粗,是位典型的关中汉子,背影有点“女人味”,走路姿势看起来扭扭捏捏。驾驶技术相当高超,算得上复合型“人才”,从老解放、吉普车、130、141到通勤大轿子等各类车型都有“几把刷子”,善于学习和钻研,对一些简单车辆故障能自行维修,驾驶水平和“把脉问诊”技术超一流。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岁月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转业离开军营已近30个春秋,很庆幸穿过军装的样子。回忆军营那些年,像似人生之序曲,我们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单位,干着不同的职业,努力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续写着初心和使命。当年的帅小伙如今都成了半拉老头,加上工作和家庭生活上的原因,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战友之情是一世的牵挂,如同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回味无穷,刷新记忆中的感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35 分享
评论 共1条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 金子的头像-西北文学网金子徽章-文坛新秀-西北文学网等级-四级会员-西北文学网作者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