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来,网络平台上吸引了众多网友晒出自己的电脑,以此“炫富”。究其缘由,竟是台湾一档电视节目中邀台湾专家谈为何大陆民众更多地使用手机上网,而被部分“无良”媒体和唯利是图的营销账号利用,断章取义其说法,使得缺乏媒介素养的网民纷纷“中招”,听信流言。
事实上,对于当今社会的人们而言,媒介素养这个词语已经不再陌生了。当人们在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媒介素养便得以显现。一般而言,文化水平越高,其媒介素养就越高。当然,拥有较高的媒介素养绝非一蹴而就的。
以该事件为例,在节目当中,台湾专家声称“大陆这边因为他们的贫富差距,那有一些蓝领阶级他可能买不起,以前可能买不起电脑,所以他就用手机,当然以前没有智慧型手机就用一般的手机。”这句话就很“委屈”地被曲解成了“大陆人买不起电脑,只好用手机”的论断。
可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分析,便可看出论断的荒谬。一方面,台湾专家所说的行为主体是大陆的“蓝领阶级“,而非全体,但众多网民却被”无良“媒体和部分营销账号忽悠,以为台湾专家所指的是全体大陆民众,缺乏细节的判断力。
另一方面,台湾专家所说的时间要素是“以前”,可是被“曲解”成了当今时代,这是显而易见的误读。这种“是古非今”的主观臆断让人忍俊不禁,但难以否认的是,部分网民的媒介素养状况着实令人堪忧。
现在,开设《媒介素养》一类课程的高校只是少数,普及程度并不高。甚至一些拥有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也未开设此类课程,可见重视程度也不高。而网络时代之下,讯息的传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还需要媒介作为“中介”,而“中介”的地位无疑颇为重要。
如何提升媒介素养,说难也不难。首先,新闻传播业界专家及学者应该利用自身“舆论领袖”的地位,引导公众对于媒介讯息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告知公众是与非、好与恶;其次,作为“把关人”的媒介,尤其是当下流行的网络,需要制定相关的监督机制,随意传播谣言应当给予一定处罚措施;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公众自身媒介素养的学习与实践,知识储备必不可少,在拥有一定知识量后,如何锻炼自身媒介素养也是重中之重。
应该说,网民在使用网络上的同时,并非一味索取,更多的是,培养自己的媒介素养。“最繁华处最惊心”,用在网络时代,再形象不过了。媒介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而媒介素养的也绝非部分人的,它当属于全民。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薛翔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