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朱庄公社的礼堂内,心怡正在组织宣传队的队员排演革命样板戏《红灯记》。这部样板戏宣传队在公社礼堂已演过几场,还到各大队巡演过,现在是要将演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认真纠正,反复推敲,精益求精。激越欢快的京剧乐曲,随着京胡声,锣鼓声……一起飞出礼堂,传向远方。周边的农民都涌到礼堂观看。河对面朱庄中学的许多师生,放学后,也陆续来到公社礼堂。
突然,观看的人群中,有人喊:\”梅站长,我们要看样板戏《沙家浜》。\”
心怡抬眼,看看黑压压的人群说:\”没有刁德一,没有胡传魁,怎么演?\”
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他跳上舞台对心怡说:\”我来演刁德一。你看行吗?\”
心怡看了他一眼,心想,竟然有人毛遂自荐。她只见他戴着一副眼镜,梳着小分头,身高足有一米八,英俊挺拔。心想,形象还可以,但不知唱得怎样?便不得不问:\”你能唱吗?\”
\”当然可以。\”
\”那就试试。\”
年轻小伙子清清嗓子,便从他口中飞出:\”我虽然读书在东洋,沙家浜毕竟是故乡。这春来茶馆,我毫无印象,也从未见过这位老板娘。\”唱完,他顺势一指身前的心怡,精彩亮相。嗓音纯正,字正腔圆,京味十足。台下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时在台下看热闹的公社赵书记,摇着微胖的身体,也来到台上。他对心怡说:\”你看我演胡传魁如何?\”
\”行,行,行……\”看热闹的群众发出同一个声音。
三个人,一台戏。心怡唱阿庆嫂,年轻人演刁德一,公社赵书记客串胡传魁,把样板戏《沙家浜》中的\”智斗\”一场,演得维妙维肖,生动神似。从此,京剧样板戏《沙家浜》中的\”智斗\”一场戏,就成了朱庄公社宣队的保留节目。
心怡自此就和这个年轻人认识了。他是河对面朱庄中学刚分配来不久的秦老师。南京师范学院毕业,在朱庄中学教语文,是朱庄公社本地农民的儿子。
秦老师自此就成了朱庄公社宣传队的编外队员。他没课就喜欢往宣传队跑,借口参加排练,主要是希望同心怡聊聊,增加接触的机会。几次接触,几次热聊。秦老师就认定,心怡是他心中的白天鹅,他向心怡发起了疯狂的爱情攻势。
心怡愿意同他聊,是双方有共同的爱好,有共同的语言。他们谈样板戏,谈古典诗词,谈中外名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谈。聊得开心,谈得兴浓。
他们聊起了苏东坡,谈到苏东坡的坎坷经历,虽遭遇悲惨、命运多舛,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最终成为了一代伟大的诗人、学者、文学家。他们谈到双方目前的境况,都觉得怀才不遇,如同苏东坡。
秦老师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吟出苏东坡的《定风波》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心怡立即接上:“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两人异口同声:“一蓑烟雨任平生。\”
……
一天,心怡正在办公室看文件。忽然,她听见门外有\”叮叮咚咚……“的敲锣打鼓声。她推门一看,一队中学生正朝心怡的办公室走来。他们走到心怡办公室门前,立即停下,迅速整齐地排成两排。前排的学生每人手中拿一块方牌,后排的学生拿着锣鼓家伙。锣鼓声一起,前排的同学都双手举起手中的牌子。
心怡一看,是七个大字:\”秦老师爱梅心怡。\”
心怡连声喊:\”秦老师,你不可以带着学生瞎乱闹。\”随即把门关上。
……
朱庄镇被一条大河分成两部分。河上没有桥,朱庄公社的办公区在河东,朱庄中学在河西。河西的人到河东,要乘摆渡船。每天河上有一个农民撑船运送两岸往来的人。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但是,晚上十点之后,摆渡就停了,摆渡船就走了。两岸人便不能往来。
这天,秦老师在心怡的办公室谈得开心,聊兴正浓。秦老师向心怡吐露心声,\”我爱你。\”
心怡说:\”这三个字是不好随便讲的。\”她知道秦老师在追求她,但她并不愿意作出积极的回应。她认为,秦老师一表人才,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但不符合她的结婚条件。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南京,而秦老师是朱庄公社本地农民的儿子,住在朱庄中学,条件太差,充其量也只能为她在农村盖三间婚房。这根本无法与南京大城市相比,根本无法与福安里七号相提并论。不知不觉,时钟已过了十点。当心怡送秦老师赶到河边时,摆渡船已无影无踪。
心怡只好陪着秦老师坐在河堤上继续谈天说地。
明亮的月儿挂在天上,洒下银色的月光,也披在心怡和秦老师身上。河面银光闪闪,远处的河堤如线。田野里的稻谷被微风吹起层层波浪。农舍连片,层层叠叠,笼罩在薄雾般的银色月光之中,就像一幅秀丽的中国画。
如此美妙的夜色,如此难得的月圆之夜。心怡与秦老师的聊天,自然就充满了诗情画意。
秦老师问心怡:\”你看过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吗?\”
心怡答道:\”当然看过。\”便脱口而出:\”开篇第一句就是`幸福的家庭每每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们俩的结合,一定是幸福的家庭。\”
\”那可不一定。\”
秦老师接着说:\”你有安娜的美丽,却没有安娜的勇气。\”
心怡反问道:“难道你希望我像安娜一样,成为火车轨下的冤死鬼吗?\”
\”我可不是渥伦斯基,我会永远爱你。\”
……
两人就这样,一直坐到东方发白,迎来又一个黎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