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心怡送走了小黑豆。她感到太累了,心力交瘁,心烦意乱。她深感自己到农村已是第八个年头,何时才是尽头?何处才是归宿?至亲的亲人,死的死了;下落不明的,至今仍下落不明。自己年龄已近三十,已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她迫切地希望能寻找到一个温馨的港湾;她急切地期待寻觅到一个安定的归宿。
心怡向小姨吐露心迹。素琴十分赞同:\”你在农村总不能待一辈子吧。是该回头的时候了,是该到了赶快回南京的时候了。我马上就积极替你找对象。\”
\”好啊。\”
\”你需要什么条件的男人?\”
\”我现在是插队知青,农村户口,该有自知之明。有南京的男人,愿意娶我就不错了。\”
\”心怡啊,你可别这样说。你人长得漂亮,又能干,在农村公社还是文化站站长。大小也是个公社干部。你要找对象,起码也应找个般配的。\”
\”小姨,你就看着办吧。我再休息几天,就准备回农村了,我在农村等您的好消息。\”
……
心怡赶回朱庄公社时,已经是离开朱庄公社十多天了。她打开宿舍门,刚放下行李,立刻就看见地上有两封信。她一看,是小黑豆从云南个旧铅锌矿寄来的。她人还没到朱庄公社,小黑豆的信已经到了。她正想拆开信看,秦老师就来了。
秦老师看见心怡手臂上的黑纱,明白心怡家有丧事,但怎么也没想到是心怡的哥哥意外去世。
\”节哀,人死不能复生,你要向前看,你要多保重。我来陪你,照顾你。这么多天没见你回来,我都急坏了。\”秦老师立即帮心怡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烧水……
“你也来得太快了,你怎么知道我今天这个时候回来的?\”心怡很奇怪,就问。
\”我天天到码头去看,已拜托码头上的人。你到后,第一时间就通知我。所以能在你回来的第一时间,赶来问候你。\”
……
秦老师还是那样痴情,对心怡一往情深,紧追不舍。
朱庄公社的同事们,知道心怡哥哥意外去世,都上门安慰,让她感到十分温暖。大家都非常关心她,问寒问暖。当了解到心怡有想嫁人的愿望,都表示要积极为她物色对象。
心怡在朱庄公社处得最好的,走得最近的,无话不谈的是公社妇女主任。她是泰州市人,家在泰州城里,丈夫在泰州市工作。她为心怡找对象是最热心的。她说:\”泰州是个市,我替你介绍一个泰州的小伙子结婚,也算回城了。何苦嫁给秦老师,还是在农村。\”
心怡说:\”好呀,谢谢您。那您就试试。\”
一天,妇女主任对心怡说:\”我已联系好一个泰州化肥厂的小伙子。年龄与你相仿,喜欢书法,在泰州书法比赛时还得过奖。独子,家中有三间大瓦房,一个大院子。父母都是泰州化肥厂的职工,条件不错。星期天,你有空吗?见个面如何?\”
心怡想了一下,答道:\”我明天正好没事,那就见见。\”
星期天,心怡稍做打扮,挑了一条喜欢的花连衣裙,就坐船去了泰州。
心怡从杨桥口码头下船,沿街往南走。泰州小伙子家住在南门高桥附近。泰州古称海陵,就一条街,南北贯通。她看时间还早,就一路走走,一路看看,不觉也就到了泰州南门高桥。她按地址找到泰州化肥厂小伙子的家。小伙子的父母和小伙子正在门口迎候。他们见心恰如此漂亮、大方、得体,都满面堆笑地将她迎进屋。
泰州小伙子父母对心怡说:\”你们聊聊,我们去忙饭菜。\”
泰州小伙子邀请心怡出门走走,心怡欣然应允。两人并肩向南走,来到南门高桥。
心怡发现泰州南门高桥很有特点。虽年代久远,但大理石砌造的桥身,处处都精雕细刻,透出古色古香的神韵。心怡便问:“此桥何年建造?\”
泰州小伙子一听心怡问桥,便打开话匣,滔滔不绝地向她讲起南门高桥的故事:此桥建于明代。当时,四川的一条运送大理石石材的商船,途经南门高桥。河上的木桥短窄破旧,运石材的商船根本过不去。
四川的商人便对当时的县令说:\”我出一副对子的上联是,‘船轻石重轻载重。\’你们海陵如有人能对出下联,我就将这船石头送给海陵,让你们在此造一座大理石的石桥。\”
县令立即答道:\”此话当真?\”
四川商人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县令找来海陵知名的文人墨客,但大家搔头摸耳,无人能对出,十分尴尬。这时一个八岁的神童储巏挺身而出,说:“看我的,‘尺短布长短量长。\’\”
县令和海陵的文人墨客都十分惊讶!如此神童,竟对得精准工整,无懈可击,令人称奇!
自此海陵神童储巏,便成就了海陵的南门高桥,使海陵南门高桥成为历史传奇,更成为海陵人茶余饭后的一段佳话。
……
心怡听得津津有味,看看小伙子身高近一米八,脸庞白净,双眼有神,尚有文化,也聊得来,当即表示愿意相处。
泰州小伙子的父母忙了一桌子菜,丰盛可口,席间谈笑风生。小伙子父母见两人很投缘,且女孩还是南京人,很高兴。
饭后,小伙子带心怡参观他的家:朝南三间九架樑的大屋。两边是房间,中间是堂屋,堂屋正中还挂了一幅中堂。心怡驻足,仔细端详,书法的内容竟是她喜欢的诗人,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她揣摩了一会儿,问:\”这是你写的?\”
泰州小伙子答道:\”是啊,见笑。\”
\”写得不错,是行草吧?\”心怡又问。
“你也喜欢书法?常练吗?\”小伙子问。
心怡说:\”我是喜欢欣赏书法。笔走如神运,泼墨传天下。我偶尔也写几笔玩玩。你练了很久了?\”
“我是爱好。平时得闲暇,都会练练。\”小伙子答道。
……
泰州小伙子家,三间大屋两边,还有两间五架樑的厢房,中间是一个挺大的庭院,有树有花……典型的清代建筑。
小伙子送心怡出门时,意犹未尽,但心怡执意要走,人家也不好强留,就说,欢迎心怡常来作客,他有空会去朱庄公社看她。
心怡在回朱庄公社的路上想,在泰州成个家,也未尝不可。朱庄公社离泰州很近,坐船一个小时,来去方便。有急事,步行到泰州也就个把小时。泰州化肥厂小伙子可以成为备选。
现在心怡的对象有三个备选,按认识的时间顺序,应是朱庄秦老师,云南小黑豆,泰州小伙子。她想,都处处,多谈谈,交往一段时间再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找对象也一样。
心怡回到朱庄公社不到十天,南京小姨就来电话了,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南京有个开长途运输车的驾驶员,愿意娶她,就是年龄大了点,已经三十八岁,比心怡大十岁。问心怡愿不愿谈?愿不愿见?\”
心怡想了一下说:\”见见无妨。\”
素琴说:“那好,我通知他。他说这个星期六送货到泰州,约你星期天早上十点,泰州乔园招待所见。不见不散。\”
\”好的,不见不散。\”
……
星期天早晨,心怡如约来到乔园招待所。乔园是一个清代的私人庭院,现已是泰州市政府的第一招待所。南京司机到泰州送货,都住在乔园招待所。
心怡与南京司机在泰州乔园招待所见面。心怡见他身高有一米七五以上,五官端正,话不多。
心怡问:“你家还有什么人?\”
南京司机答:\”父母双亡。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心怡又问:“你喜欢读书,看报吗?\”
南京司机答:“我只有初中文化。长年在外跑运输,不读书,不看报。\”
……
南京司机在乔园招待所,请心怡吃了一顿午饭。他下午还要赶回南京。两人匆匆一见,又匆匆一别。心怡答应回南时会去看他。南京司机说:\”我到泰州就请你到乔园招待所吃饭。\”
……
这一来,心怡的对象选择,就由三人,增加到四人。如何准确选择?让心怡颇费思量。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