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着翅膀的阳光穿越窗棂暖暖的飞落在案台上,和煦温柔,款款的我沐浴着这般酥酥绵绵的阳光,且品茗且读书,间听听音乐,每是这般光景仿佛连我也变得酥软了,就这样新的一天如期而至。
时光最是无情物。“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面对流水般的时光、岁月和人生,我们时而感喟岁月的炎凉无情,时而伤怀人生的暗淡短暂。时光的风刀霜剑,时时都在削噬着青春的岁月。时光如风吹皱了我们的容颜,时光如雨打弯了我们挺拔的腰身,时光如雪染白了我们少年的鬓发,时光如霜销蚀了我们青春的筋骨。虽然我们逃避不掉时光的侵袭,也无法改变岁月的沧桑。但是,我们却可以用我们青春年华,去换取我们曾今进取一搏的慢慢人生,换来我们人生晚来的宁静,这足以使我们感到无上的宽慰和无比的欣然。
人生难得要一搏。人生漫长,日月千古;青春苦短,世事瞬变。人的一生难得放下功名利禄的追求。物质丰盈,果腹富裕,是生活的本能需求。干一番事业,建立卓著功业,创造丰满人生,是生活的更高追求。我们可能事业未成,功名未建,但我们也曾胸怀志向;也许夙愿不能实现,但也曾全力一搏。每个人无论是职场里的什么人物,不过是盘中一棋子,无论车马炮,无论将帅,终须都会出局退场的。每个人最终都将回归自然,返璞初心,作为天地间的行者孤旅终将退隐归去,被湮没在寻常里弄里,终老一生。但是,只要积极面对人生,即便是我们没有取得半点功业,但我们是梦想和人生价值的追求者,我们没有辜负生活,荒废年华,蹉跎岁月。我们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人生有许多的选择和被选择。人的一生都在路上。或许我们感叹时间过的太快,一直在忙忙碌碌,都在赶路。人的一生中更会有许多次的变道,有主观努力不断实现人生目标追求的美好变道,有不经意间遽然的被动变道。无论怎样冥冥中感到都是自然主宰,无论出于本愿与否都存在于辨证转换之中。祸福相依,好坏变化,这是我们接受与否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到来。世事最是捉弄人,不管走得多远,每个人最终都会回归本来;不管怎样变道,最终还是要回归原来。
人生对于万物其实是渺小的。人是自然中的一粒尘埃,自然而然是人生的常态。我们追求功名,我们终须还是放下功名。茅屋老叟,孤舟渔翁,空山樵夫,深山隐士,庙堂高僧,他们融合自然,怡然自得,逍遥旷达,是何等的境界。世事是安静的,不安静的是人心。心动则生燥,贪欲之心是万劫之苦的根源。当我们走到人生的垂暮边缘,才有了对生命期许的强烈愿望,顿感时间促迫;当我们如大梦觉醒,看时光,岁月,青春,狼藉斑驳,不堪附拾;当辉煌岁月已成追忆,美好年华恰似流水,我们也不必诚惶诚恐。老之老,人之老。以自然无为的境界看待人生,就会把更多的追求变为历练我们努力修行的禅意慧根。慈目垂眉,长须轻抚,美髯飘飘,仰天长笑,原本就是仙风道骨。
岁月的脚步留不住这来日匆匆,去日匆匆。离开职场的每天,日子照常是今日复明日。走步,洗漱,买菜,做饭,偶有遛街聊天或偷学一点厨艺,读很少的书写很少的东西。日子不可谓不闲适自在,颐身健体。
读书能够改变生活的色彩。读书静心,品茗怡性。茫然四顾,屋子里孑然一身\\x00沏上一杯茶,正好读书。茶是母亲生前留下来的那种黑砖茶。母亲一生最爱煮茗各式砖茶,在我年纪尚小的时候,母亲时常拿乡下人惯用的大肚铝壶煮茶,有时夏收大忙的时候干脆就烧起灶火在铁锅里煮,一家人夏收回来又热又渴,进门端起大瓷碗美美的喝上一肚子,既解渴又解乏。酽酽红红的茶水上飘着几根粗粗的茶茎,轻轻吹一下,就着碗沿啜一口清茶,立刻神清身爽,一天的疲惫就消除殆尽了。母亲一生保持着这样的习惯,随我进城后早先住平房生炉火,整日里炉火上都煨着煮茶的铝壶或搪瓷缸,后来住进楼房,我却没有体悟到她使用火灶的大不方便,这使我如今常感愧疚不已。母亲走后我不经意间在橱柜里看到了她存放着还没有喝完的砖茶,打开一层旧报纸再打开一层塑料袋,豁然呈现出的是方方正正的一整块崭新的发着黑亮光泽的砖茶,严严实实包裹着,我能感觉到温馨的暖流传遍我的每根神经,我再一次的怀念起母亲来,回想着她的许多生活和煮茗习惯。缘于从小跟着母亲喝茶,我自然也是些微有些瘾的。再想着常喝砖茶有消油腻养肠胃的裨益,便日渐濡染养下了喝砖茶的嗜好。便这样每日坐在案台前,一面泡一杯香醇的砖茶,一面听着乐曲,袅袅的旋律任凭轻轻流淌,我在悠悠的品茗,天籁之音,回旋绕梁。屋子里一片宁静的阳光照在案台上,案台上是打开的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茗香慢慢飘溢,深吸一口茶香紧着啜饮上一口,馨香微醺,这时候没有任何的搅扰,接着昨日的页码继续读下去。
堂姐出阁,沈复随母前去,陈芸偷偷拉沈复到自己屋拿暖粥给他吃,“芸暗牵余袖,随至其\\x00,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读到这里,口舌生香,一股温馨浪漫的热流霎时涌起。花烛之夕,新婚的喜悦,愈加甜蜜兴奋,两人合卺后,“并肩夜膳,余暗于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腻,胸中不觉怦怦作跳。”颇是美好。陈芸贤淑,柔情,让人唏嘘。洞房花烛夜,陈芸夜读《\\x00厢记》等待沈复归来,“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此情此景,令人怦然心动。沈复跟陈芸是表兄姊,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又是“母亲脱金约指缔姻焉。”陈芸女儿家的私情与体己,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满满的情爱。
陈芸的品行全在一个“善”字。陈芸善良,美好,伉俪情深,志趣相投,即便贫病交加,漂泊无依,寒霜冷露,也不乏女扮男装,天真俏皮,尽得欢娱,实在是难得的美眷良缘。沈复用他生华妙笔,把芸芸众生皆有的夫妻之情爱描写的如此淋漓尽致,撩拨人心,正是《浮生六记》传世不衰之所在。
我们时常扼腕痛惜已经离我们而去的岁月和人生,可曾想人世间有多少事是不变的,真正变的却是我们自己;可曾想岁月悠悠,日月经久,江河长流,山岳亘古,地不老天不荒,真情是永恒的。
举目远眺,阳光明丽华媚,甚感惬意。怅然凝思,顿生感慨。人生虽苦,沈复能得一红颜知己相伴同携而行,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矣。沈复虽是半生煎熬,穷困潦倒,奔波东西,囊中羞涩,困顿雪夜,妻离子夭,亲情向背,父子情断,手足更生嫌隙,凄风苦雨,严酷相逼,凄楚幕僚,鬻画为生,但与妻子陈芸相濡以沫,不乏雅致情趣。狎妓浪游,踏揽名胜淇嘁皇保乐一时,苦乐一世,可叹可赞。
每个人都应活在真情里。百年人生,似短又长,似长却短,终究不过南柯一梦。一日尚短,数千数万日悠长;一年尚短,百年悠长。青春之日方长,老迈之日苦短。难怪连诗仙李白都会发出喟叹:“浮生若梦”。人不过都是些涔夤客,困盹眨眼一晃间。职场打拼,追求与付出,作为与建树,事业与功德,所有功名利禄,终是梦里一般,风吹云散,一切仿佛过眼云烟,消逝泯没在茫茫尘世里。曾今的点点虚荣转头间顷刻坍塌,灰飞烟灭,终究不过是一场空。惟有真情面对,有过酸甜苦辣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每个人都应活在梦想里。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十年前,生命勃发,青春热血,朝气昂扬,追求事业,规划生活,梦想人生。三十年里,杏林执鞭,讲坛传教。十载倾心育桃李,三春喜闻满园香。斗转星移,曾几何时,弃教从政廿载,溆昃风,仕途险恶,狡黠小人,明枪暗箭,快意恩怨,世事无常。三十春秋,忙忙碌碌,恍若隔世。无限感慨,一世光景,半生匆忙半生闲。青春虽逝,精神不衰,日月坦荡,人生不老,何以为继。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在《年轻》中说:“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了老人。”“忧虑、恐惧、缺乏自信才是人佝偻于世间尘埃之中。”人生的衰老,是精神的崩溃,在生和老面前,始终把人生的追求与梦想矗立在心中,勇于有梦,敢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年轻,就会有未来,就会青春无疆。
收回迷离的眼神来,抬望眼,阳光甚是妩媚,日辉昭昭,光华灼灼,万里蓝天方晴好。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