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

      M和Y是在苏小糖邂逅的。

      那时,Y站在店子的中央,她被这里的琳琅满目的商品撩得心花乱放,随时准备放手一搏。因为她知道他喜欢吃这里的花生糖。然而,身后突然响起的钢琴声,立时将她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弹琴的是一位年约七岁左右的小女孩。小女孩穿着白底兰花的连衣裙,黑色皮鞋,头发一律向上盘成个花结,这种装扮,与其稚嫩的小脸蛋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Y着实弄不明白,她的父母为什么会如此打扮她?这使她似乎过早地拥有了不该有的成熟。尤其听她弹奏的《鼓浪屿之波》,更是让Y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Y走过去,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小女孩,眼眸中跳动着欣赏和亲切。忽然,她的眉尖微微一蹙,瞬间,又展开。忍不住将手轻轻拍了几下。时才,她以为女孩弹奏时出现的是跳音,故而蹙了眉头,但很快,她发现那不是失误,是有意而为之的创新,且恰到好处,便情不自禁地抚掌以为赞赏。

      这时,一位男子的声音传来。他问Y道:“小姐也懂钢琴?”

      Y循声望去,在店子的门口站着一位三十二三岁的男子。刚才问话的就是他。男子除了那张脸达到了Y的审美观,其他一无是处。Y觉得他太随便,穿着随便,说话也随便。Y长到了二十一岁,其间遭遇过数以百计的陌生男子的搭讪,却还没一个似他这般直截了当,居高临下。若不是小女孩扭脸喊他着爸爸,Y真不想搭理他。

      思想间,男子走进门来向Y伸出了手,笑着自我介绍道:“你好!我叫M,是依然的父亲。”

      Y没有抬手,只是瞟了一眼女孩问M道:“她叫依然?”

      M点头说是。

      依然?她居然也叫依然。Y在心里问自己。

      一个晴朗的下午,准确地说就是前天,她在网上收到了他发来的消息。他说,我们见面吧!

      她想都没想就回道:好呀,在哪?

      他说,厦门怎样?去鼓浪屿。

      瞅着那一排字,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一天终于到来!是的,他们在网上已进行了近半年的交流。他是江浙一带的人,谈吐中溢满了水乡男子的温婉。

      Y喜欢他讲话的方式,也羡慕他的文采。几次,都要求与他视频,他不答应。他说,留着吧,等见面的那天,给双方一个惊喜。

      Y想:敢这么说的男子,颜容定能左右潘安。

      想到这,她不觉膘了M一眼。万一是他呢?

      在这种心理驱使下,Y便急着想要知道结果。

      然而,M似乎不急不缓,还在那大谈特谈钢琴演奏之技巧。

      Y从5岁起就开始摸钢琴,她不需要听这些近乎废话的说教,她只想知道他是不是那个“依然”。

      末了,还是小女孩宣布了答案,她说她叫依然,爸爸的网名当然是依然。

      Y闻言很生气,质问道:“为何骗我。”

      M极力争辩,他说:“约你至此实为交友,并没让你嫁我,倘若你愿意,也行。”

      闻言,Y只觉眼泪快要下来,但是,她强忍住了。

      M微笑着说:“不若我们出去谈谈?”说着就过来拉Y的衣袖。

      Y厌恶地摆脱了他,愤恨地冲出店门,一会儿就无影无踪了。

      此刻,M笑着一拍女儿的手掌,喜道:“搞掂,收班。”

      父女俩刚走出苏小糖,M就接到同事小张的电话,她说:“你那怎样?我们可要过来了。”

      M笑道:“过来吧!”

      小张就笑:“M,你坏了人家的好事啦!这可不是我们导游该干的。”

      M冷笑道:“我可不这么想。你我都是生养的女儿,倘若有那么一天,她们遭遇了网络骗子,我们该不该出手?”

      说话间,M看见小张扛着两只带小三角旗的铁杆向这边走来,在她身后跟着两拔旅游的团队。

      M赶忙关了手机,将它揣进裤兜。然后吩咐女儿自己回家。他们的家就在这个小岛上。

      为了将戏演逼真,M绕了几条小巷,快步从旅行团的背后赶上。当他从小张手上接过自己的小旗杆时,小张笑着对他挤了挤眼睛。

      于是,他俩便瞅见那个面如潘安的高个青年在苏小糖里外找寻。

      事实上,他才是真正的“依然”。每年的这个时候,他都会邀约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孩上岛,然后再演绎一场廉价的古老的“爱情故事”。

      今天,他失算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把M当成知己,也什么都对他说啦。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