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写的是一个五十年代的中国农民西门闹被一群革命分子枪毙之后历经五世轮回,从人到驴,从驴到牛,从牛到猪,从猪到狗,从狗再到人的生死历程。莫言的小说在故事的构思上面遵循的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常见的阴阳轮回的情节。他的小说构思奇特,用笔酣畅淋漓在短短的384页的书本当中将一个农村地主在生死轮回中的所见所闻刻画的入木三分,故事的情节跨越50年,在西门闹五世轮回中见证了中国五十年农村社会的变迁,书写了中国农村社会五十年的风风雨雨。
西门闹本是一名善良勤劳的农村地主,他热爱并参加劳动,有一副善良的心肠,为乡间做了诸多好事,但是在建国之后被一群乡党用土铳消灭在高密东北乡的河边。他的死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没有受到一点的同情和怜悯,随后土地被革命派分割成诸多的小块,两位妾也分别跟了自己的长工和死敌结为夫妻,只有自己的未育的发妻白氏独守空房。
在为西门闹的人生中主人公的二房迎春给主人公留了西门金龙和西门宝凤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后来在当时的背景之下随了后爹,正是这两个孩子中的西门金龙在主人公西门闹为驴、为为牛、为猪、为狗的人生经历当中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淆乱乾坤、大喜大悲的故事。
西门闹为驴的遭遇当中经历高密东北乡群众入合作社共同谱写农村生产新辉煌的时代。故事中西门驴斗饿狼名噪一时,随后又驼县长享尽荣光,但是最终在为驴十a之后没有逃脱合作社的饥民手心。在合作社饥民遭遇大饥荒的年代当中被剁为碎肉成了饥民口中的果腹食物。虽然为驴历经辉煌、出尽风头、荣光无限但是做为一只单干户的毛驴在人们衣食无着落的时代免不了成为饥民的食物。这点情节也许跟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关,正是莫言的小说当中a1958、1959、1960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轻描淡写成为我们看到的西门驴最终归宿。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饿殍遍地,这也许成为诸多历史学家需要考证的一段历史或者是早有定论的事实。
在为牛的这段历史当中西门牛见证了蓝脸一家分得的三亩二分地被合作社所包围的生产过程,在1966年的春耕中西门牛虽显尽神勇,但是与合作社相比西门牛主人蓝脸的行为却有点另类。在周围群众一个个给蓝脸做工作的过程中有这么一个逻辑让人感到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是那么的正确是那么的合适,但是在今天来看却是那么的荒唐和搞笑。小说在第十七章当中有一段蓝脸宁死守旧制的描写,那就是说“单干户比地主富农还要反动,地主富农都要老老实实接受改造,单干户却敢公然和人民公社对抗,于人民公社对抗就是与社会主义对抗,与社会主义对抗就是与共产党对抗,与共产党对抗就是与毛主席对抗,与毛主席对抗就是死路一条。”这是一则什么的逻辑,这简直剖乔康恋穆呒,但是放在当时却是成了村组干部对蓝脸进行说教的铮铮警句。西门牛的主人蓝脸并没有被吓到,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立场,在西门金龙火烧西门牛的背景之下,蓝解放也和他的一亩六分地进了合作社,但是西门牛誓死也不愿意为合作社拉犁牵车,结果是烧身成仁。
在为猪的一段时光当中,西门猪十六和来自沂蒙地区的一千多头猪又见证了合作社发展养殖业的辉煌历程。根据莫言的对养猪的描述,猪浑身是宝,猪肉可以吃,猪毛可<做刷子,猪骨头可以做化肥,只要是养猪便能给伟大的社会主义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财富。在开万人学习养猪大会的会场上,领导指出要推广西门屯的经验,将秸秆、树皮和杂草制成可以喂猪的糖化饲料来饲养肉猪。在现在看来这些没有营养的物质怎么能够做为饲料让猪长膘上肉,充其量只<使得猪填饱肚皮,在当时的背景之下却成为一道震惊全县创新和发明。故事的有一段情节却提到在一年的冬天当人们没有食物,猪没有饲料的时候,一千头沂蒙猪中有五百头饿死在猪圈当中,当然西门猪十六和刁小三却因是种猪而幸免与猪的饥荒。引用莫言小说中的一句话说五十年代的人<较单纯,六十年代的十分狂热,七十年代的人相当胆怯,八十年代的人是察言观色,九十年代的人是极其邪恶。正是在这种狂热过后的社会背景之下,才会出现那样的社会现象。
西门猪十六死后再次进了阎罗殿,阴间没有喝孟婆汤投胎到了一只母狗的子宫当中,再次进入了西门金龙家见证了九十年代蓝解放两家的变迁。
整篇小说从五十年代开始叙述断断续续的让五世轮回的驴牛猪狗和人见证了西门家族所走过的辉煌和历尽苦难的五十载,在这五十年当中有过非人一般的生活,也有过做为高密县首富的辉煌,这五十年刻画了中国农村经历变革所产生的一次次阵痛,也刻画了中国农村社会在变革中的1现的一幕幕感人场景。整片小说用魔幻般的叙事手法把建国后的农村五十年浓缩进了一部小说当中,是不可多得章回体描写现实世界的文学小说。
小说为什么会以生死疲劳来作为标题,我感觉莫言正是将西门闹五世轮回见证西门家族发展,在五十年之中,几次生死经历遭遇生活的折磨和蹂躏,却又能够在进入疲劳之后再次轮回转世再次经历生活的考验与磨难重新走向辉煌走向成功来见证农村变革的五十年。
读了几篇莫言的中篇小说和这一篇长篇章回体小说感觉莫言总是选择他最熟悉的农村题材做为宏大叙事的背景,来构思他的小说,来构建冲突,演绎故事,这也就让我思考在写小说的过程中要选:自己最熟悉的场景和最熟悉的题材来构思情节、发展故事,最后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小说。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暂无评论内容